厦门马巷哪里有衣服买-马巷定制西装在哪里
清末怪杰辜鸿铭 乱世风流,民国大师的乡愁
晚清末年,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人?这是一个没在中国长大,却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的中国人;这是一个接受西方教育,却热衷于推广东方文化的学者;这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却一直留着古董辫子的老古板。
辜鸿铭可谓一代“怪杰”,他精通八九门语言,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
那个年代,学界,不,是整个中国,这个东亚都弥漫着一种“西方中心论”。洋人的东西都是最好的,洋人的学说都是正确的,东方的东西都是落后的,糟粕的。可这个从小在国外长大的辜鸿铭却不是这样,精通西学的辜鸿铭,在潜心精研国学后,有了一个比较,就此产生了一个持守终生的定见。他以为儒家学说之仁义之道,可以拯救弱肉强食竞争中出现的冷酷与毁灭;他相信,正被国人摒弃的传统文化,恰是拯救世界的良方,而儒学即是这个文化精髓所在。故他不仅自己顶礼膜拜,更不遗余力推向世界,以为肩起强化中国、教化欧美的重任。他以英文发表的《中国学》,几乎就是一篇国学宣言。此后他所著述的《中国札记》、《中国的牛津运动》、《春秋大义》(即《中国人的精神》)等,所翻译的“四书”中的三书《论语》、《中庸》、《大学》等中国传统典籍,卖力向世界传播儒家学说,鼓吹东方文化,在西方引起极大反响。应该说在此之前,还没谁更系统、完整、准确地向域外有意识地传输国学典籍。
1857年7月18日,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img p=""
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 “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直到1885年,辜鸿铭第一次“回”到了中国。
在中国,有两个地方对于辜鸿铭来说是有些特殊的。一个是他的祖籍,一个就是他任教北大,生活了五年的北京。
关于辜鸿铭的祖籍,实在不是我卖关子,而是一桩悬案。关于辜鸿铭的祖籍,因一直缺乏有说服力的考证材料,往往基于猜测而莫衷一是,大致有福建漳州海澄、厦门同安、泉州惠安、泉州晋江数说。“漳州海澄”一说大概依据槟榔屿华人移民大多来自漳州海澄,如《槟榔屿华人史图录》即称槟榔屿辜氏家族来自“漳州海澄”,但并无历史文献加以证实;后三种说法——厦门同安、泉州惠安、泉州晋江——较为流行。近现代史学者黄兴涛说:“关于辜氏的祖籍是福建,这没有分歧,但在具体所属地区上则有不同说法,除了‘同安’说外,还有‘厦门’说和‘晋江’说,辜氏曾自称‘厦门辜汤生’(TomsonAmoy)。‘晋江’说最早出自王森然,见北京图书馆馆藏《辜鸿铭评传》稿本,现有关晋江人物志,也有把辜鸿铭列入的,但持‘同安’说的人较多,最早的有《清史稿》和辜氏好友罗振玉的说法,我个人认为同安说较确。”(黄兴涛《文化怪杰:辜鸿铭评传》)黄兴涛的判断是对的,但依然缺乏考证支持。
闽人历来重视家谱,但辜鸿铭家族自数代前便已迁居南洋,其家谱在福建已不传。但换一种思路,遍寻与槟榔屿早期华侨有关的中英文史料,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实际上,20世纪最初数年,伦敦的阿诺德·怀特和任职海峡殖民地首府新加坡的H.A.卡特怀特就一直在为包括英国海峡殖民地在内的英属马来亚编辑一部资料可靠而翔实的志书《英属马来亚志》,而负责撰写其中人物志的H.C.罗宾逊(H.C.Robinson)为马来亚雪兰莪博物馆馆长,不仅熟悉地方掌故,还热衷搜集本地望族的资料(如家谱一类)。该地方志于1908年在伦敦出版,其中人物志在“KohSe?angTat”下列出了槟榔屿辜氏家族四代谱系。“KohSeangTat”即辜鸿铭的堂兄辜尚达,为槟榔屿辜氏家族第四代族长,靠鸦片起家,成为槟榔屿首富和名流。
<img p=""
罗宾逊记录的槟榔屿辜氏家谱一开始就明确了这个家族的祖籍地:“来自 中国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关辜厝村 ”。 “同安关”为“同民安关”之简读。同民安关为阻隔福建南北的小盈岭的唯一关隘,向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从同安前往泉州府的商旅士子的必经之路。到清朝为防范“海寇”而实行“迁海令”,将沿海之民内迁数十里,小盈岭关隘更成了“断绝山海之勾连”的重地,不仅设有驿站税口,还部署了兵卒把守。
“同名安关”本为“同民安坊”,为南宋大儒朱熹任同安主簿时于小盈岭隘口修筑,作为南安同安两县界标。坊额所嵌“同民安”石匾即出自其手书。石坊于清雍正年间圮毁,至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同安马巷秀才林应龙倡议改建已颓塌之石坊为关,并撰《改建同民安坊为关劝捐序》,得到同安知县吴镛的大力支持,遂于同民安坊故址设关隘,以“卫民固圉”(吴镛《改建同民安坊为关记》)。
惠安县螺阳镇上坂村 却不是出于什么考证,2004年2月10日,辜鸿铭在台湾的堂侄——原海基会会长辜振甫的太太严倬云女士回闽寻根时,为惠安螺阳辜氏宗祠题字:脉承惠安。自此,惠安也就成了比较靠谱的那一个。去年七月,惠安县螺阳镇上坂村辜鸿铭纪念堂(即辜氏宗祠)内举办了纪念国学大师辜鸿铭诞辰 160 周年活动。
不论具体在哪里,其实于辜鸿铭本人而言并不多么重要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祖辈的迁徙难觅其究竟,所谓祖籍,也不一定就是“根”,时间长了,不过是一个乡愁时的符号。而北大,给了辜鸿铭一个乡愁的具象。
北大任教六年,辜鸿铭居住在东城区柏树胡同26号。柏树胡同26号,旧时的门牌是椿树胡同30号。据房屋档案记载,该院在胡同西段南侧凹进去的小夹道内,占地面积为130余平方米;街门面西,是一个随墙“小门楼”;院内的三间北房是起脊瓦房,一间南房是灰顶平台,建筑面积共计60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柏树胡同26号与相邻的院落一起被征用,改建成王府井旅馆。
据北京晚报的一篇文章介绍,辜鸿铭的故居“在胡同西段南侧凹进去的小夹道内,占地面积为130余平方米;街门面西,是一个随墙‘小门楼’;院内的三间北房是起脊瓦房,一间南房是灰顶平台,建筑面积共计60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柏树胡同26号与相邻的院落一起被征用,改建成王府井旅馆”。从24号院门进去找寻,24号楼和30号楼之间还留有一片植有草木的停车场,也不知这里是否就是辜鸿铭当年踩过的土地。现在的柏树胡同,没有柏树,更没有椿树了,倒是有不少槐树,而辜鸿铭故居连同其门牌号码也一起消失了。
<img p=""
但辜鸿铭的确是一位我们不应忘却的历史人物。查辜鸿铭的年谱,1907年他随同张之洞进京任职外务部,到后来任教北大,最后于1928年去世,期间除了在上海、青岛、日本短住外,他生命后期的20年差不多都在京居住。一些著名人物包括国际著名作家毛姆、芥川龙之介、泰戈尔,都拜访过椿树胡同(现为柏树胡同)他的“晋安寄庐”。但由于从五开始,辜鸿铭作为保皇派、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被批判,其学者地位和价值长期被忽略,其故居自然难以保护留存,现在胡同铭牌上能留一名,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辜鸿铭的辫子是民国初年中国的一道“独特风景”。周作人在《北大感旧录》中对这道“风景”作了生动的描写:辜鸿铭“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成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不要说在民国十年前后的北京,就是在前清时代,马路上遇见这样一位小城市里的华装教士似的人物,大家也不免要张大了眼睛看得出神吧。尤其妙的是那包车的车夫,不知是从哪里乡下去特地找了来的,或者是徐州辫子兵的余留亦未可知,也是一个背拖大辫子的汉子,同课堂上的主人正好是一对,他在红楼的大门外坐在车兜上等着,也不失车夫队中一个特殊的人物。”
梁实秋对此描写得更生动:“先主喜征逐之乐,顾不修边幅,既垂长辫,而枣红袍与天青褂上之油腻,尤可鉴人,粲者立于其前,不须揽镜,即有顾影自怜之乐。”
有人说辜鸿铭的辫子情结代表了他的保守、顽固。这只是说出了部分道理。实际上,辜鸿铭保守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1921年,辜鸿铭对英国文学家毛姆说:“你看我留着发辫,那是一个标记。我是老大中华的末一个代表。”他把“文明的西方”称为“四夷之邦”,他的“另类形象”是对现代文明的“另类”。辜鸿铭说:洋人绝不会因为我们割去发辫,穿上西装,就会对我们稍加尊敬的。我们且不去评价辜鸿铭的如何“另类”,单就他的勇于抗争、勇于坚守,便是今日中国人所不及的,因为抗争和坚守在今日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文人中已经绝种了。
但他的“另类形象”为时人所不容,也遭来许多嘲弄。当年,辜鸿铭拖着辫子在北大讲课,引来学生哄堂一片。辜鸿铭却对学生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类似的话后来他在台湾也说过。在台湾讲学过程中,“当他老兴勃发时,便会叨叨不绝的谈些令人捧腹的话,衣冠很奇特,老是穿着一套蓝布长衫;戴着红顶的瓜皮帽子,还留着一条长辫,初看起来,谁相信他是一个中国留学外国的老前辈呢?他有时还痛骂着人家:‘你们以为穿着西装,留着时髦头发,便够摩登吗?’”
<img p=""
辜鸿铭不仅学问超群,作为北大的教授,他的课也深受学生欢迎。辜鸿铭的教学,同样很怪。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他是在课堂上哗众取宠。他的古怪离奇的风格和搞笑的作派在今天肯定是不合格的教师,肯定要被“下课”的。
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辜鸿铭在北大第一次遇到胡适,就发生了冲突。要知道,胡适是杜威的弟子,获得36个博士头衔,他的新潮思想使得年轻的留美博士一夜爆得大名,正是红得发紫的时候。可辜鸿铭与胡适一见面,劈头就问:“你是干什么的?”胡适说:“在北大教书。”辜鸿铭说:“我们是同事。”又问,“是教什么的?”胡适说:“教西洋哲学史。”辜鸿铭于是改用拉丁语和胡适说话。胡适说:“对不起,我不会拉丁语。”辜鸿铭说:“古代哲学以希腊为主,近代哲学以德国为主,胡适不懂德文,又不会拉丁文,教哲学岂不是骗小孩子?”他还批评胡适学的是美国中下层的英语。胡适挺窝火,从此,这两位大师就结下梁子了,经常打口水仗和笔墨官司。
辜鸿铭在北大上课时,总是带一童仆为他装烟倒茶。他上课是不用教材的,即使有教材,那也是摆设。因为他头脑里装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他的思想太活跃了,的教材怎么能让他看得上?他上第一节课,脑后拖着一根辫子,穿着脏兮兮的长衫,引来学生爆笑不止。他在第一节让学生翻开page one(第一页),一直到学期结束,他还是让学生翻开page one。他讲英国诗,海阔天空,任意驰骋,幽默诙谐,嬉笑怒骂。讲到得意处,他要么唱段小曲,要么掏出几颗花生糖果大嚼。因此,他的课总是最受欢迎。他对学生要求极严,每次上课都要先跟学生约法三章:(一)他一进教室,学生必须起立敬礼;下课后,他先离开,学生再走;(二)学生如果背不出书,不许坐,一直站到下课;(三)能够受得住约束的听课,不能的可趁早退堂。他给学生布置的英文作业,也挺绝,居然让学生用英文翻译《三字经》、《千字文》。
作为教师,他形象和作派是不合格的,但他教给学生最多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比循规蹈矩的教师,要优秀,更遑论那些照本宣科、了无思想的教师了。辜鸿铭之能够在中国大学之翘楚的北京大学当教授,自然归功于校长蔡元培。没有蔡元培,即无辜鸿铭。今日中国大学教授何其多,但大师却无一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少蔡元培式的教育家当大学校长,恐怕是重要的原因。
辜鸿铭推崇儒家学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且能言善辩,处处体现着他的机智与幽默。“他在北大教的是拉丁文等功课,不能发挥他的正统思想,他就随时随地要找机会发泄”。有一次,他在椿树胡同的家中宴请欧美友人,局促而简陋的小院已够寒酸,照明用的还是煤油灯,昏暗而又烟气呛鼻,而且,这帮欧美友人也不清楚“晋安寄庐”的真实含义。于是,就有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明亮。”辜鸿铭知道:“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工夫。”辜鸿铭的一番高论,还真把他的欧美友人给唬住了。
如今,还有不少人会谈起辜鸿铭的小辫子和他爱小脚的奇怪癖好,却忘记了在那个礼崩乐坏,风雨飘摇的时代里,这个长相并不十分中国的固执老头对这世界发出声音,他反对崇尚利益的西方哲学,让东方文明在西方世界开花,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艾恺在用中文写成的《文化守成主义论——反现代化思潮的剖析》一书中评价说:“在战时与战后欧洲悲观与幻灭的氛围中,与泰戈尔、冈仓等成为东方著名的圣哲者的,是辜鸿铭,不是梁漱溟或。在那时代,辜氏极受欢迎,他的书是欧洲大学哲学课程所必读,译成了多种欧洲语言。西方多位哲学家引用其书为重要权威;西方客人竞相走访,敬聆教诲。”
如今想想,只剩下疏狂之举被后人铭记的辜鸿铭,何尝不悲哀呢?如果说常人的乡愁是一个具象,那辜鸿铭的乡愁,大概是一个叫“中国”的理想之乡。
翔安黄厝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厦门翔安香山公园一日游作文
翔安好玩的景点有哪些
香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的东南部,地处厦门、漳州、泉州、金门“闽南四地”的中心地带,正在建设的翔安隧道,将使厦门岛内到景区的路程时间由现在的一个多小时缩短到15分钟。香山原名荒山,海拔176米。南宋绍兴年间,首仕同安县主簿的理学大师朱熹,曾数次登临,因此山风景优美,草木皆香,逐将其改名为香山,并留下墨宝誉其为“真隐处”。2004年,香山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10.3公里,由“两片一带”组成,其特色为“古寺古松古戏,民俗田园风光”。“两片”即香山岩自然文史庙会景区和吕塘古村落民俗文化景区,中间连接田园风光带。香山岩景区主要景点有古寺、古迹、名胜和庙会活动。吕塘景区特色是古树、古厝、古戏。 香山岩景区山峦叠嶂,连绵十六个山峰,横贯二十八公里。其间山湖盆地、水库碧波荡漾,景色迷人。众多的文物古迹印证了香山与一水之隔的金门有着“五缘”之亲,主要景点有建于南宋年间香山岩寺、建于明代的徽国文公祠(又名香山书院)以及仙泉、狮球石等古迹名胜。 香山民间庙会: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的香山民间庙会已经成了闽台地区民间朝圣礼佛的信仰的胜地。每逢正月初六香山佛祖诞辰,来自闽台地区的数万信众便自发前来朝拜,并举行各种民俗曲艺表演和迎神请火活动,整个庙会活动从春节一直延续吕塘村位于翔安区东南部,座落在香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内。自宋末至1950年,吕塘村原村名叫“蓬莱保”。吕塘村的古树远近闻名,成了吕塘村的代名词。位于村口的古松林已有600年的历史,这是闽南地区松树龄最长、树径最大、分布最集中、占地最广的古老小林区。它占地百亩,现存260多棵参差不齐的古松柏。大部分树高数丈,最高的达到15米,多数直径1米,最大有1.5米。有趣的是,这片古松林所有的树枝都朝向祖居地方向—西南。据吕塘村洪氏族谱考证,该片古松柏林在明朝洪武二十年间(1388年)就有了。几经沧桑,清代时,村民又不断补植珍护,终使松林延年郁郁葱葱。如今的松柏林区是人们游玩歇息的好去处,站在松柏林区的岩石上,登高眺望,隔海的金门岛尽收眼底。沿着古松柏林山岗往下走,还有个盘龙谷。谷里有数十棵树龄几百年的榕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冠相互交错连接,遮天蔽日。大部分的榕树气根龙盘虬结,这样成群的榕树还真少见。古松林、古榕群中蝉鸣鸟叫,曲径通幽,行走期间,宛如置身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吕塘村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着传统文化印迹。村里有许多精美的明清建筑,朴实厚拙,色彩斑斓,砖雕石刻、牌匾楹联,积淀着先人的智慧,同时也记载了闽南地区古村落发展的历史。吕塘村还保留有大量闽南古建特色的“九架厝”,这种古厝通风透气,除潮凉快,又避雷防风防震,所以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喜欢居住在“九架厝”里。“九架厝”外观一样,里面却有所不同,有的单进式,有的二进式,有三进式。古厝的面积都很大,大多有160平方米以上,屋顶铺黄泥瓦,两端的屋脊用砖涵与泥灰土混合,造成燕尾翘脊,美轮美奂。吕塘村的文化积淀深厚,高甲戏、歌仔戏、南音是这里的特色,自古以来吕塘村就是出了名的“戏窝”。1995年吕塘村梨园世家洪金盛创办了我省惟一的民办民间戏曲学校——吕塘戏校,是目前我省唯一民办戏曲学校。学校实行“零收费”工艺办学,先后为闽南地区输送了200多个民间戏曲演员,为闽南传统文化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学校曾15次组团到金门县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行程遍及金门的五个乡镇15个村庄,演出剧目30多个,演出场次75场,观众超过5万人次,成为厦门—金门“两门”文化交流最为常态化的项目。学校还多次出汶莱等国家交流演出。2006年6月,吕塘戏校被厦门市文化局确定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2006年9月8日吕塘戏校与香港天下梨园第一村演艺公司签定协议,拟投资23亿元人民币,共同开发建设闽台戏曲大观园,使之成为集闽台民间戏曲保护传承教育培训、交流研讨、展演展示、影视制作、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于一园的全国首个闽台戏曲文化交流合作基地。 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坐落在大嶝岛东南端,占地八万七千多平方米。这里曾经历过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炮战的洗礼,一度成为战争废墟,每平方米的土地就落下1.5颗炮弹。昔日的前沿阵地,如今是目前国内唯一面向金门,以统一祖国大业为主题,战地观光为内容,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战地观光园设有“世界之最大喇叭”、“八.二三炮阵地遗址”、“英雄雕塑广场”、“战地坑道”、“英雄三岛军民史迹馆”、“军事武器陈列馆”、“国防教育馆”、“祖国和平统一展览馆”、“空飘海漂史迹陈列馆”等。十几个景点,您可参与军事障碍训练、体能拓展训练、古炮射击、cs激光对抗、野营烧烤、模拟野战对抗等特色活动。 从2007年起,观光园景区开始组建战地艺术团,常年为游客开放表演大型实景马战艺术 《民族英雄郑成功》 、军事特技、传统杂技等特色节目,战马飞奔,驰骋疆场,特技打斗,场面恢宏,让您置身战场,身临其境。 “昔日两岸恩怨硝烟浓,今朝战地黄花分外香”。战地观光园将以旖旎的海滨风光,独特的战地氛围,深厚的文化内涵,无微不至的热情服务,诚迎海内外宾客前来观光旅游。 小嶝村位于翔安区大嶝镇,是著名的渔村。面积仅0.86平方公里,和金门隔海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最近距金门只有3600米。小嶝经历过硝烟战火,如今小嶝地面上有原始状态的明碉暗堡、战壕以及对台广播的原址,地底下有纵横交错的坑道,一千多米长的秘密坑道横贯小嶝全岛,蜿蜒曲折如迷宫。小嶝四周水域辽阔,大海莹澈,盛产石斑鱼、黄花鱼、对虾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海豚也常在这一带出没。大海里礁石星罗棋布,是个天然的垂钓场所。小嶝的民居以闽南建筑“九架厝”为主,大厝冬暖夏凉,是休闲度假最理想的“渔家旅馆”。小嶝——金门海域之间有一明礁,叫“白哈礁”,南距大金门岛仅1800米,是祖国大陆离台湾大金门最近的地方。古名“陛下礁”(既皇帝礁)。此礁成为“近看金门,盼祖国统一”的上选之地,也是垂钓、嬉海、写生、摄影休闲之妙域。 “品泉”位于码头西侧沙滩上,三块石头排成“品”字形,中有一窟泉水,海水涨潮是整个泉眼被淹没,退潮后泉眼才显现出来,泉水清冽甘甜,是小嶝的一个奇观。 宋末理学名贤邱葵是小嶝人,他长期隐居小嶝,岛上留下了许多和他有关的文物和古迹,如棋局石、钓矶石、乐丘石等。离邱葵故居不远,有一座“顺济庙”和“英灵殿”,两座庙之间有一个湖,两旁种满柳树,湖边还有一处宋代遗迹“美人井”。在英灵殿的右侧有棵树龄650多年的铁树,被称为“八闽铁树王”,树干上分出了三支粗大的分枝,弯弯曲曲伸向不同方向,奇的是这铁树几乎每年都会开花。 小嶝村是个很适合避暑的度假地。根据规划,小嶝岛正被建成休闲渔村,主要功能区位于该岛的西南部。届时,岛上的350亩海堤围垦地将分成8大娱乐区,分别是:不沉海水游泳区(即盐浴场),拾贝与海泥浴娱乐区,休闲垂钓区,紫菜、海蛎养殖科普区,渔家特色餐饮与渔村康乐中心,涉渔体验区(可体验撒网、提网捕鱼、踩水车、摸鱼、喂鱼、捞鱼、开海蛎、织网、剪紫菜),工厂化水产养殖休闲科普区,苗种繁育休闲科普区。后堡月亮湾将成为海水天然浴场,规划抛沙3万立方米,建造50座小木屋。
翔安有多少个旅游景点?都要说出来!
马巷镇就名列闽南四大古镇之一.马巷城隍庙、元威殿、林君升墓.东烧尾和黄厝的唐代窑址.井头林君升和候滨李长庚的名人故居.大嶝田乾和马巷亭洋的古民居群,金门人蔡贵易、蔡复一的墓葬,清代文化怪人辜鸿铭浦尾祖籍地的遗址.大嶝三岛.战地观光园.英雄三岛等.
看的听的有:鼓吹阵、八音阵、歌仔阵、车鼓阵、宋江阵、戏灯队、拍胸舞、跑旱船、舞狮舞龙.芗剧、高甲戏、南音、独角戏.农民画、文兴瓷等。
翔安旅游景点哪里好
翔安区是厦门市实施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重新调整行政区划后新设立的一个区,于2003年10月19日正式挂牌设立,是厦门市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寓意于翱翔安康。翔安地处厦门东部,地理环境优越,东北与泉州市交界,西面与同安区接壤,南隔海与金门岛相望,居厦、漳、泉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扼守闽南地区南下北上之咽喉,将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高起点的城市建设投入,吸引海内外商家巨贾,共创翔安的美好未来。
一、对金交流门户、历史人文悠久
翔安区行政建制开始于晋太康三年,属于同安县翔风里和民安里,至今已有172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史料记载,翔安区自古以来就是闽南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马巷镇就名列闽南四大古镇之一。翔安境内至今还留有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墨宝和许多的美丽传说,也正是朱熹,为翔安带来了重视教育的风气,“紫阳过化”使翔安被誉为“海滨邹鲁之乡,声名文物之邦”。
翔安区拥有历史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目前境内有十四处县(区)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十一处的文物古迹被厦门市列入“涉台文物古迹调查”项目,其中有马巷城隍庙、元威殿、林君升墓、被誉为“世界钟表始祖”的科学家—苏颂的入闽始祖苏益的墓室、新店洪朝选墓等五处已被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迹单位”。此外,翔安目前还存有许多历史古迹,如东烧尾和黄厝的唐代窑址,井头林君升和候滨李长庚的名人故居,大嶝田乾和马巷亭洋的古民居群,金门人蔡贵易、蔡复一的墓葬,清代文化怪人辜鸿铭浦尾祖籍地的遗址等。
翔安区在近现代史上还是一个革命活动频繁的地区,新店镇沙美村农民协会旧址、早期革命活动旧址—松山小学、彭德清纪念馆、中共同安县委旧址—山候亭祠堂、陈先查列士墓等等,都说明翔安也是一个革命老区。
翔安区是福建省的重点侨乡,华侨历史悠久,英才辈出,涌现出了李吉成、杨宽裕、杨锦成、许平等、陈光别、柯朝阳等一大批侨界先辈和现在活跃在海外华人社团的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翔安还是台胞、金胞的祖籍地之一,祖籍地是翔安的台胞近40万人。翔安是目前祖国大陆距离金门最近的地方,翔安与金门鸡犬相闻,历史上嫁娶往来频繁,地缘、血缘、人缘、亲缘交融,特别是大嶝,更是与金门关系密切,两边语言相同、民俗相近,至今还有很多亲戚关系。大嶝白哈礁离金门最近距仅1800米,是肉眼看金门的旅游名胜。翔安还拥有全国唯一的一个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称得上是两岸的“大超市”。
翔安目前保留着良好的闽南民俗文化氛围,现存较有特色的歌舞项目很多,有鼓吹阵、八音阵、歌仔阵、车鼓阵、宋江阵、戏灯队、拍胸舞、跑旱船、舞狮舞龙等;地方戏曲则保留有芗剧、高甲戏、南音、独角戏等;民间艺术有农民画、文兴瓷等。
翔安区现有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1所、独立初中10所,共14所中学,其中省一级达标学校1所、省二级达标学校1所、省三级达标学校1所。翔安区现有二乙医院1所,中心卫生院2所,卫生院3所。
二、自然资源丰富、综合实力增强
翔安区下辖新圩镇、马巷镇、新店镇、内厝镇4个镇和大嶝街道办事处以及大帽山农场,辖区总面积351.6平方公里,辖有30个村委会,81个社区居委会,现有户籍人口26.5万,辖区耕地面积13.37万亩,林地面积18.97万亩,森林覆盖率31.75%。九溪是翔安区内最大水系,流域全长17.6公里,集雨面积9公里,全区小(二)型以上水库36座,其中小(二)型水库32座,小(一)型水库4座,总库量1466立方米。2004年农业总产值10亿元,其中水产品占47%,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
厦门旅游景点介绍
导语:“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海上花园”。位于福建省东南端,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四季如春,海水环绕,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鹭,又因厦门地形酷似白鹭和白鹭救岛的美丽传说,厦门也被称鹭岛,简称鹭。厦门旅游必去景点有哪些?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下面著名的旅游景点:
1、鼓浪屿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的西南面,原名“园沙州”,开拓于元末,明朝时改称“鼓浪屿”。全岛面积1、7公里,常住居民二万三千多人。、鼓浪屿素有“音乐之乡”、“钢琴之岛”的美誉。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拥有500多台钢琴,许多闻名中外的音乐家在这里诞生和成长。鼓浪屿主要观光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厦门博物馆、环岛路、郑成功纪念馆等。
2、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是闽南乃至全国闻名的佛教寺院。整个寺庙建筑群背依秀奇群峰,紧邻厦门大学。南普陀寺起源于唐代,曾数次被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建,因其与浙江舟山普陀山普济寺同为主祀观音菩萨,又地处普陀山之南,故名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规模宏大,占地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平方米。寺中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目前正在修缮,暂时无法参观)、大悲殿、藏经阁等。两厢钟鼓楼、左侧新建的慈善楼与右侧普照楼,左右对应,雄伟壮观。
3、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依山傍海,正大门与南普陀寺景区大门紧邻,另一边则是美丽的海滨沙滩与胡里山炮台,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校园依山傍海,附近有南普陀寺和胡里山炮台,风光秀丽。校园中有芙蓉湖和情人谷等景点,静谧而浪漫。除去自然的景色风光,厦门大学的建筑也很值得欣赏,这里的旧建筑被喻为“穿西装,戴斗笠”,意思是中西风格结合。在厦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众多教育大家和学术名流如林语堂、顾颉刚、鲁迅、陈景润、余光中等都和该校具有渊源。
4、厦门中山路
厦门中山路(英文:YatSenRoad)位于厦门岛西南部,是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的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日据时代称为大汉路(1933年-1945年),中山路长约1、2公里,西起轮渡鹭江道,中跨思明南路与思明北路的分界点,东达新华路(即今厦门市公安局,原厦门市工人文化宫所在地)与公园南路相连。沿街均为闽南风格的'骑楼建筑,自2006年起以“旧城中山路历史风貌街区”的名义受到《厦门市紫线控制专项规划》保护,禁止大面积拆除、开发活动。
5、胡里山炮台
厦门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岛东南海岬突出部,毗邻厦门大学园区,三面环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景区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4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风格,又有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神韵,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景区年均接待中外游客达上百万人次,成为了厦门旅游城市的名片和窗口,是厦门市重要的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曾厝_
曾厝_,别名“曾里”,又称“曾家沃”、“曾家湾”,位于厦门岛东南部,至今已伍佰多年历史。曾厝_东至白石炮台,与黄厝社区接壤;西至胡里山炮台,与厦门大学相邻;南面大海与大担岛隔海相望;北至御屏山西姑岭。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面积6、5平方公里。风景秀丽,美丽的环岛路0-5公里贯通曾厝_社区。
厦门旅游必去景点有哪些?以上便是厦门著名景点推荐,可以参考下哦!
厦门翔安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香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的东南部,地处厦门、漳州、泉州、金门“闽南四地”的中心地带,正在建设的翔安隧道,将使厦门岛内到景区的路程时间由现在的一个多小时缩短到15分钟。香山原名荒山,海拔176米。南宋绍兴年间,首仕同安县主簿的理学大师朱熹,曾数次登临,因此山风景优美,草木皆香,逐将其改名为香山,并留下墨宝誉其为“真隐处”。2004年,香山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10.3公里,由“两片一带”组成,其特色为“古寺古松古戏,民俗田园风光”。“两片”即香山岩自然文史庙会景区和吕塘古村落民俗文化景区,中间连接田园风光带。香山岩景区主要景点有古寺、古迹、名胜和庙会活动。吕塘景区特色是古树、古厝、古戏。 香山岩景区山峦叠嶂,连绵十六个山峰,横贯二十八公里。其间山湖盆地、水库碧波荡漾,景色迷人。众多的文物古迹印证了香山与一水之隔的金门有着“五缘”之亲,主要景点有建于南宋年间香山岩寺、建于明代的徽国文公祠(又名香山书院)以及仙泉、狮球石等古迹名胜。 香山民间庙会: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的香山民间庙会已经成了闽台地区民间朝圣礼佛的信仰的胜地。每逢正月初六香山佛祖诞辰,来自闽台地区的数万信众便自发前来朝拜,并举行各种民俗曲艺表演和迎神请火活动,整个庙会活动从春节一直延续吕塘村位于翔安区东南部,座落在香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内。自宋末至1950年,吕塘村原村名叫“蓬莱保”。吕塘村的古树远近闻名,成了吕塘村的代名词。位于村口的古松林已有600年的历史,这是闽南地区松树龄最长、树径最大、分布最集中、占地最广的古老小林区。它占地百亩,现存260多棵参差不齐的古松柏。大部分树高数丈,最高的达到15米,多数直径1米,最大有1.5米。有趣的是,这片古松林所有的树枝都朝向祖居地方向—西南。据吕塘村洪氏族谱考证,该片古松柏林在明朝洪武二十年间(1388年)就有了。几经沧桑,清代时,村民又不断补植珍护,终使松林延年郁郁葱葱。如今的松柏林区是人们游玩歇息的好去处,站在松柏林区的岩石上,登高眺望,隔海的金门岛尽收眼底。沿着古松柏林山岗往下走,还有个盘龙谷。谷里有数十棵树龄几百年的榕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冠相互交错连接,遮天蔽日。大部分的榕树气根龙盘虬结,这样成群的榕树还真少见。古松林、古榕群中蝉鸣鸟叫,曲径通幽,行走期间,宛如置身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吕塘村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着传统文化印迹。村里有许多精美的明清建筑,朴实厚拙,色彩斑斓,砖雕石刻、牌匾楹联,积淀着先人的智慧,同时也记载了闽南地区古村落发展的历史。吕塘村还保留有大量闽南古建特色的“九架厝”,这种古厝通风透气,除潮凉快,又避雷防风防震,所以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喜欢居住在“九架厝”里。“九架厝”外观一样,里面却有所不同,有的单进式,有的二进式,有三进式。古厝的面积都很大,大多有160平方米以上,屋顶铺黄泥瓦,两端的屋脊用砖涵与泥灰土混合,造成燕尾翘脊,美轮美奂。吕塘村的文化积淀深厚,高甲戏、歌仔戏、南音是这里的特色,自古以来吕塘村就是出了名的“戏窝”。1995年吕塘村梨园世家洪金盛创办了我省惟一的民办民间戏曲学校——吕塘戏校,是目前我省唯一民办戏曲学校。学校实行“零收费”工艺办学,先后为闽南地区输送了200多个民间戏曲演员,为闽南传统文化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学校曾15次组团到金门县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行程遍及金门的五个乡镇15个村庄,演出剧目30多个,演出场次75场,观众超过5万人次,成为厦门—金门“两门”文化交流最为常态化的项目。学校还多次出汶莱等国家交流演出。2006年6月,吕塘戏校被厦门市文化局确定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2006年9月8日吕塘戏校与香港天下梨园第一村演艺公司签定协议,拟投资23亿元人民币,共同开发建设闽台戏曲大观园,使之成为集闽台民间戏曲保护传承教育培训、交流研讨、展演展示、影视制作、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于一园的全国首个闽台戏曲文化交流合作基地。 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坐落在大嶝岛东南端,占地八万七千多平方米。这里曾经历过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炮战的洗礼,一度成为战争废墟,每平方米的土地就落下1.5颗炮弹。昔日的前沿阵地,如今是目前国内唯一面向金门,以统一祖国大业为主题,战地观光为内容,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战地观光园设有“世界之最大喇叭”、“八.二三炮阵地遗址”、“英雄雕塑广场”、“战地坑道”、“英雄三岛军民史迹馆”、“军事武器陈列馆”、“国防教育馆”、“祖国和平统一展览馆”、“空飘海漂史迹陈列馆”等。十几个景点,您可参与军事障碍训练、体能拓展训练、古炮射击、cs激光对抗、野营烧烤、模拟野战对抗等特色活动。 从2007年起,观光园景区开始组建战地艺术团,常年为游客开放表演大型实景马战艺术 《民族英雄郑成功》 、军事特技、传统杂技等特色节目,战马飞奔,驰骋疆场,特技打斗,场面恢宏,让您置身战场,身临其境。 “昔日两岸恩怨硝烟浓,今朝战地黄花分外香”。战地观光园将以旖旎的海滨风光,独特的战地氛围,深厚的文化内涵,无微不至的热情服务,诚迎海内外宾客前来观光旅游。 小嶝村位于翔安区大嶝镇,是著名的渔村。面积仅0.86平方公里,和金门隔海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最近距金门只有3600米。小嶝经历过硝烟战火,如今小嶝地面上有原始状态的明碉暗堡、战壕以及对台广播的原址,地底下有纵横交错的坑道,一千多米长的秘密坑道横贯小嶝全岛,蜿蜒曲折如迷宫。小嶝四周水域辽阔,大海莹澈,盛产石斑鱼、黄花鱼、对虾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海豚也常在这一带出没。大海里礁石星罗棋布,是个天然的垂钓场所。小嶝的民居以闽南建筑“九架厝”为主,大厝冬暖夏凉,是休闲度假最理想的“渔家旅馆”。小嶝——金门海域之间有一明礁,叫“白哈礁”,南距大金门岛仅1800米,是祖国大陆离台湾大金门最近的地方。古名“陛下礁”(既皇帝礁)。此礁成为“近看金门,盼祖国统一”的上选之地,也是垂钓、嬉海、写生、摄影休闲之妙域。 “品泉”位于码头西侧沙滩上,三块石头排成“品”字形,中有一窟泉水,海水涨潮是整个泉眼被淹没,退潮后泉眼才显现出来,泉水清冽甘甜,是小嶝的一个奇观。 宋末理学名贤邱葵是小嶝人,他长期隐居小嶝,岛上留下了许多和他有关的文物和古迹,如棋局石、钓矶石、乐丘石等。离邱葵故居不远,有一座“顺济庙”和“英灵殿”,两座庙之间有一个湖,两旁种满柳树,湖边还有一处宋代遗迹“美人井”。在英灵殿的右侧有棵树龄650多年的铁树,被称为“八闽铁树王”,树干上分出了三支粗大的分枝,弯弯曲曲伸向不同方向,奇的是这铁树几乎每年都会开花。 小嶝村是个很适合避暑的度假地。根据规划,小嶝岛正被建成休闲渔村,主要功能区位于该岛的西南部。届时,岛上的350亩海堤围垦地将分成8大娱乐区,分别是:不沉海水游泳区(即盐浴场),拾贝与海泥浴娱乐区,休闲垂钓区,紫菜、海蛎养殖科普区,渔家特色餐饮与渔村康乐中心,涉渔体验区(可体验撒网、提网捕鱼、踩水车、摸鱼、喂鱼、捞鱼、开海蛎、织网、剪紫菜),工厂化水产养殖休闲科普区,苗种繁育休闲科普区。后堡月亮湾将成为海水天然浴场,规划抛沙3万立方米,建造50座小木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